封面、内文图源:天仪研究院官网
撰文 | 泰伯网 胡芷君
近期,A股IPO市场迎来久违的活跃景象。
据央广财经统计,2025年上半年,共有177家企业A股IPO获受理,较去年同期增长453%。其中仅6月,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受理的IPO数量就高达150家,占上半年总数的85%。
而在今年6月,中国证监会发布《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》(简称“《意见》”),明确提出将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,为尚未盈利但技术领先的企业敞开资本市场大门。
图源:中国政府网
A股市场中接二连三的升温信号让众多商业航天企业嗅到机遇的气息。对此,星河动力创始人刘百奇在国新办记者见面会上表示,“我想,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,整个商业航天创业者都感到欢欣鼓舞、特别振奋。展望民营经济未来,我特别有信心。”
对于民营商业航天这一快速发展但上市之路坎坷的赛道来说,IPO窗口期的开启更显珍贵。
“第五套标准的优化重启,对商业航天这类技术密集、投入巨大、回报周期长的硬科技企业是重大利好。”商业航天领域投资人郭宇(化名)表示,该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,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,且满足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、市场空间大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等条件。“目前来看,商业航天领域的头部企业是满足基本条件的。”
{{item.content}}